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鞋測】Brooks Pure Cadence - 充滿科技味的簡約慢跑鞋



很幸運的,我報名美國第一慢跑品牌Brooks舉辦的「尋找慢跑客」活動獲選為五名慢跑客之一。Brooks與一般的廠商不同,一般的鞋測是廠商給你一雙新鞋後,要你在短時間內交出一份心得報告,而Brooks則是希望我們在拿到鞋之後的三個月,每個月寫一篇心得感想。一般鞋測往往被批評說只穿過幾次鞋子就寫出來的心得報告太過表淺,我認為Brooks這樣的作法比較恰當,讓大家知道鞋子經過三個月的使用後的耐用度如何?這三個月的里程中相信也累積了許多不同的路況,跑起來的感覺如何?接下來進入正題-

這次拿到的鞋子是Pure Project鞋款中的Pure Cadence。Pure Project是Brooks因應日漸流行的極簡赤足觀念在最近一年推出的計畫,他的口號是"Feel More with Less ",以聰明的設計結合輕量以及易曲的材質讓每個步伐更自然,釋放你的腳。

我對Pure Project的鞋並不陌生,因為我本身就有一雙Pure Connect鞋款。Pure Project有四種鞋款,分別是競速取向最輕量的Pure Connect、支撐型適合一般及過度內旋的Pure Cadence、避震型適合一般及內旋不足的Pure Flow、以及適合越野跑的Pure Grit。為了把使用心得寫好,我認真研究了這雙鞋的設計理念,在看的過程中讓我恍然大悟,知道原來當初穿Pure Connect會有的一些原來鞋子沒有的感覺跟這些用心的設計有關:


Pure Project有五個基本設計






穿上Pure Project的鞋子的感覺是「合腳」和「舒服」。繞過足背的鬆緊帶設計會因應每個人腳的厚度不同有彈性變化,提供合腳性。


在照片可以看到Pure Connect的鬆緊帶比較窄,Pure Cadence的比較寬,這是因為Connect的取向是讓腳活動更靈活而Cadence的取向是讓腳穩定些。


看了這個說明才知道他楦頭也有特別設計過,我有一雙路跑鞋有時候跑完步右腳第三四趾趾尖會有點小小的水泡,也許就是跟這個楦頭形狀有關係。





以極簡鞋(Minimalist Shoes)為設計理念一定要掌握到一個重點,不然不能稱做是極簡鞋,就是鞋底前後的厚度差要小,Pure Project的厚度差只有僅僅4mm。為此Brooks把整個鞋底做了新的設計,以彎曲的設計以及特殊的BioMoGo環保科技材質來提供更佳的避震性以及彈性。


彈性非常好,回彈力可以在腳離地時給與一個推進的力道。





鞋跟的設計理與一般的慢跑鞋不同。我曾經看過它牌的設計是故意把鞋跟往後做延伸,好讓跑步腳跟著地時能有一個緩衝,但是這雙鞋的設計反而是鞋跟往前削,讓著地點往前移,減少腳從著地到離地的時間。加上鞋底前後厚度小的設計,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穿這雙鞋子會覺得身體重心的轉移特別流暢的原因。大家常在爭論跑步應該腳跟先著地還是前足先著地,我認為只要重心的移轉順暢,受傷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






至於Toe Flex的設計,設計理念是讓前足推進更靈活、更有效率,這個部份我感覺不出來有很大的差異,但是這樣的外型還蠻酷的。 XD

再來看一下其它的部份:

這次拿到的鞋子是紅橘配色,不得不說Brooks的用色真的很棒,另外還有其他好看的配色可以上官網觀賞。








很神奇的dna 智慧避震科技,這是以BROOKS 所開發的專利化學聚合物所製成,當走路時或是腳部承受壓力較小時,會感覺到它所提供的柔軟度;當跑步時或是腳部承受壓力較大時,則會感覺到它所提供的支撐度、彈性以及力量回饋。(影片)





鞋墊上的Logo表示這雙鞋子使用的鞋底材質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可以生物分解的跑鞋中底材質BioGoMo,一般EVA材質中底在掩埋場要花1000年才能分解,BioGoMo靠生物分解只需要20年,不但環保,而且還比傳統S-257材質中底避震效果增加40%,回彈力增加22%,耐用度增加33%



鞋帶的設計我是上次跑完八卦山馬拉松才發現鞋帶的兩端是波浪設計,應該是幫助固定用的。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使用,因為感冒以及天氣炎熱有少跑了一些,累積里程為130.1公里。Pure Cadence穿起來的感覺和Pure Connect一樣是合腳及舒服,並不會感覺到鬆緊帶的存在感,而楦頭的空間足夠讓腳趾活動自如。走起路來的確是比Pure Connect要沉重了一些(204gm vs 269gm),雖然沉重,卻相對的多了一份穩定感。





從照片可以知道,不管是前足或鞋跟的部份,Pure Cadence都比較寬,就是這個寬度增加了走路及跑步的穩定感。另外,因為Pure Cadence屬於支撐型的鞋款,所以鞋子內側會比較加強支撐,用來校正過度內旋的步法。這份走路就能感受到的穩定感,在跑起步來更是明顯,許多先前需要腳踝及小腿肌肉出力微調來穩定步伐的崎嶇路面,現在可以直接碾過去,下坡也能夠肆無忌憚的邁步往前踏,避震效果真的不錯。但是,我也發現避震效果太好的一個缺點-在一次訓練結束前跑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意識到疲累的我為了趕快回到家,是用大力踩踏地面的方式來加速,腳步一點也不靈巧,這是個壞習慣,因為避震太好而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所以我要在這裡告訴大家也提醒自己,腳步一定要輕巧,順暢的轉移重心才不容易受傷。

另外,這雙鞋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它鞋底的彈性,我在腳要離開地面的時候能夠明顯感受到一個推進的力道,還蠻特別的。

透氣性的方面,它雖然不像有些訴求為輕涼的鞋款那樣鞋底打洞,甚至連鞋墊也有小孔,只有透氣鞋面網布的這雙鞋穿起來卻也不覺得悶熱。前一天在健身房跑步被身上的汗浸濕的鞋子,在隔天馬上就乾了,也算是透氣不錯的一個表現吧?






經過130.1公里(55.3公里是在跑步機上進行,其餘74.8公里為路跑),還感覺不出磨損,就以這兩張圖做個記錄吧。


這真是一雙充滿科技感的簡約慢跑鞋,創意處處可見,而這些創意確實經得起實際上路的考驗。如果要說有什麼缺點,我覺得就是有點兒重。(應該是我穿慣了輕鞋了吧,由重入輕易,由輕入重難啊~ :P )



相關連結:
BROOKS官網:www.brooks-running.com.tw
BROOKS無名:http://www.wretch.cc/blog/runnerbrooks
BROOKS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rooksrunning.tw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跑鞋心得: Brooks Pure Connect (同場加映Puma Faas300)


我第一次聽到Brooks這個名字是剛接觸跑步時詢問大家有哪些慢跑鞋品牌評價不錯,阿川哥當時曾回覆說「Brooks的鞋子不錯」。阿川哥是跑步的高手高手高高手,據說他常常為了擺滿整個房間、已經清理過幾遍、留下的都是具有紀念價值的獎牌獎杯、再來該丟掉哪些才好而傷腦筋。Brooks是美國的慢跑品牌,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我想高手這樣推薦一定有他的道理,於是我在購買鞋子的時候特別留意Brooks這個牌子,當時中壢大江購物中心一樓恰好有Brooks的櫃(現在撤掉了),它給我的第一印象相當專業,擺放的每雙鞋子旁都附有親切的說明,大致分成「輕」(競速比賽以及內旋不足,一般是高足弓的跑者)、「航」(跑健康的)、「穩」(穩定型,適合過度內旋,一般是低足弓的跑者)、以及「山」(越野用)四大類,然後是一段簡單明瞭的敘述,告訴你這雙鞋適合怎樣身材怎樣足型的跑者,適合平常訓練跑多少距離用,適合頂級跑者還是入門跑者(可以參考這個官網的鞋款介紹)。這比起其他品牌只告訴你鞋子是避震型還是支撐型,甚至什麼都沒有說,要貼心的多。可惜當初喜歡的鞋子沒有我的尺寸,只好作罷。






後來陸續換過了幾雙鞋子,從不合腳的馬拉松鞋、路跑鞋、慢跑鞋、再穿回路跑鞋,最後我喜歡上極簡鞋(Minimalist Shoes)。喜歡跑步的跑友應該都有聽說過"天生就會跑"這本提倡赤腳跑的書,我認同裡頭的一些觀念,我覺得人體的確沒有這麼脆弱,應該適度給予肌肉刺激讓它成長卓壯,而不是一味的保護。但我還是不敢就這麼赤腳跑,極簡鞋是我一個折衷的選擇,當然,狹義的Minimalist Shoes是指像五指鞋這樣的鞋款,而我說的是廣義的極簡鞋-"鞋底能夠讓腳靈活的彎曲"以及"鞋跟厚度薄"。



Adidas CC Ride是雙不錯的極簡鞋,透氣又具有極佳的彎曲度,在它陪我渡過初馬訓練以及兩場馬拉松,功成身退後,我開始物色下一雙極簡鞋,在大江逛呀逛的,Adidas鞋款普遍鞋底較厚;Asics在改裝換櫃之後不再是Outlet店,鞋款變少很多;挑來挑去,最後我選到了Puma的Faas 300,這雙鞋鞋底很薄很簡約,跑起來路感很直接,鞋面白色的部份在夜晚還會發出螢光,很特別:














但是它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是的,會咬腳,第一次穿著它出門跑個10公里,回到家已是血流一片。



回頭看它足跟的設計,怎麼往前彎曲的幅度這麼大?當初設計者都沒有考慮到咬腳的問題嗎?看來我只能把這雙鞋拿來平常外出時穿..。

那還有什麼鞋可以考慮呢?失望之餘,我想起了Brooks,在跑步這兩三年間,不時還是會聽到跑友們談論Brooks,穿過Brooks鞋子的跑友都給予它很高的評價。而且不只如此,我常逛的外國知名慢跑雜誌"Runner's World"網站也有很多外國跑者對它讚譽有佳。於是我馬上連上Brooks台灣官網,恰好他們因應目前流行的簡約趨勢在最近推出了Pure Project系列,它的理念、配色和外型正是我愛的,也不管外面還下著不小的雨,興奮的我馬上開車出門。



現場看到更是深深被它吸引,高雅的藍色鞋面用有質感的Carbon條塊修飾,再以螢光綠色做點綴,真的很好看。試穿起來的確是我喜歡的薄鞋底設計,加上價格也很合理,我當場就入手了。我選的型號是Pure Connect,是Pure Project系列中最輕的鞋款,適合競速用的鞋款。














穿起來的感覺是包覆性很夠,合腳卻不覺得緊,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加上鞋子重量很輕,用「舒服」兩個字來形容是簡潔有力。而跑起來的感覺,前足彎曲很順暢不會卡卡的,著地時路感很清楚,但是相對的,前足吸震的部份就不是那麼的強,路面回傳的零碎小震動在中短距離還不會讓人感到不適,但是如果要跑全馬,我認為需要一定的肌耐力來克服。另外,足弓在跑步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支撐感,讓足部不會過度內旋,避免因為過度內旋導致運動傷害,這個部分倒是讓最近都是穿路跑鞋和極簡鞋的我有點不大習慣。


至於耐用耐磨的部分呢:







從三月初到現在,這雙鞋的里程數已經累積有607.7公里,其中330.2公里是路跑,277.5公里是在跑步機上進行。可以看得出來磨損的情形並不嚴重,我的體重大約62-63公斤,鞋底的耐磨性的確很不錯。


 這真的是一雙不錯的鞋子,讓我對Brooks又大大的加分,於是上網加入他們FB粉絲頁給予他們支持鼓勵。前陣子剛好他們推出"尋找慢跑客"活動,我毛遂自薦,結果竟然被選上了,謝謝他們給予我這個機會。接下來會有幾篇跑鞋的測試心得,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