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小嚴首航

一聽到Singing說的那句「騎腳踏車騎那麼遠,真是神經病。」,小嚴立刻跳出來說「我不同意這位小姐的說法,騎腳踏車的不一定都是神經病。」「我叫小嚴,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成為一個偉大單車手的理想,剛剛看到左衛門騎腳踏車,熱情奔放創意無限,燃點起我小嚴心中的一團火。」「我小嚴感覺到...在這個moment...要爆了~~~~」

「好折車!折車的奧妙之處,就是可以藏身於房車之中,隨處可攜,還可以踩著它來鍛鍊肌肉,就算被交通警察看到都罰你不得,真不愧為七大單車之首!」我這樣推薦。

於是小嚴打了個電話給城市綠洲訂了一台小折車,KHS F20-T3,消光黑。

小嚴在7/27晚上領到了他的愛車,還下戰書要在我、小嚴、和老爸三個人之中分出個高下。可惜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老爸因為狂練腳踏車,練到腳痛自動棄權,就剩下我跟小嚴兩人單挑。

───挑戰書───────────────────────────────────────
我要挑戰你們兩個~~~~~~

挑戰人員:左衛門、 老爸、 小嚴
時間:2007/07/29(日) 早上:9:00出發
挑戰路線:石光-->(山線) 關西-->台三線-->再右轉到石門水庫
總里程數:來回 34 KM

車輛分配:小嚴(KHS T3)

     左衛門(小黑馬溜溜車)

     老爸(KHS T3)

裁判:老媽,評判方式.在家裡等。

比賽規則:

 以最先回到石光家中者獲勝,最後一位到家者需請前二名 吃 85度C 任一商品!!

────────────────────────────────────────────────

單挑當天,我開車回到家都已經十點了,日正當中,這種情況對常常火裡來水裡去的我來說是Piece Of Cake,我有安全帽、排汗衣、袖套、手套和車褲,沒有遮到的臉和膝蓋以下就靠防曬油來保護,小嚴就比較麻煩,還沒有什麼配備,就戴個棒球帽、掛個太陽眼鏡、身上著短袖T恤外面套件長袖襯衫、籃球褲,還帶了條大毛巾綁在車手,那件長袖襯衫和毛巾是個敗筆,個人覺得奶奶拿給他的採茶袖套還比較有型。

我們這次是走坪林到關西,這條路線是田間道路,汽機車量少很多,騎起來很休閒,沿路經過天主堂、廟宇、和某間國小,有一種鄉土的親切感。小嚴還在熟悉變速的切換,順便提醒他不要重踩,新手喜歡重踩後的加速感但這是錯誤的,應當以輕而快速的踩踏才不會傷膝蓋。我真是佛心來的~~

出了關西後走台三線北上,路旁開始沒有遮蔽物,高溫日曬對於平常都待在冷氣房的小嚴是一大考驗,我跟他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好不容易路上經過了北二高高架道路,小嚴像是在沙漠中碰到了綠洲一樣,響鈴鐺示意要休息一下,休息時他說他已經出現耳鳴、頭暈想吐的情形,還想要呼叫支援車,還好休息後有比較改善,加上我連哄帶騙說「再一個爬坡之後就都是下坡,就輕鬆多了。」,順便幫他調整一下坐椅前後位置和傾角,就繼續上路。

小嚴第一次休息


嘿嘿,爬了不只一個坡後,就終於都是下坡了,滑呀滑,到了石門水庫。


到了石門水庫,對小嚴來說也算是完成了階段性目標,鬆懈了下來,結果一路上累積的疲憊感如排山倒海般襲來,他,又累了。


小嚴想到那個讓他以時速四十公里下滑的下坡在回程會變成7%, 1.6km的急陡坡,鬥志全失,只好不顧顏面的打電話呼叫支援車。在等待的時間帶他去捷安特石門站逛逛,順便把T3的氣給打飽。早上剛升級為打氣達人的我,立刻示範最正確的打氣方式給小嚴看,「這就是專業!」他說。

既然來到了石門水庫,不能免俗的要攻上壩頂才算來過,正所謂「平生不騎上壩頂,便稱英雄也枉然」,說到"英雄"兩個字,小嚴眼睛一亮,想起小時候曾經有一個阿伯對他說「不得了不得了!你頭頂有一道靈光從天靈蓋噴出,你知道嘛?年紀輕輕...就有一身橫練的筋骨...簡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單車奇才...如果有一天讓你打開任督二脈,那還不飛天啦!」

「英雄?正好我就是這種人!」小嚴說。


這次是我的第四次、小黑馬的第二次上壩頂,練練抽車,為了我的夢想車F20-R做準備,喘呼呼的還是沒有停下來休息,直上壩頂。等我買完飲料,小嚴也上來了,據他的說法,他都沒有停下來休息,第一次就直上,厲害!

小嚴上壩頂了,讚!


上壩頂沒多久,支援車就到了,讓老爸騎騎看T3,看他喜不喜歡這類型的車,我打算父親節買台車送老爸,讓他也甩甩油,增強體力。看他騎車時超有自信的架勢,讓我還真的相信他曾經騎到高雄過。(事實是他在左營當兵時,從左營騎車到高雄)

老爸騎車的英姿


讓老爸過過癮後,也到了回家的時候了,把車子折起來打包好,裝上支援車後,回到甜蜜的家,結束了小嚴的首航。


小嚴首航路徑圖


小嚴首航高度圖


*咦?我的85度C勒? (翻桌~~)

笨事又一件...

靠自己摸索的新手常會在一些很基本的事情上面出糗,鬧出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理所當然」,對沒經驗的新手來說,沒有「本來就是這樣啊」這件事。我,今天才發現我打氣的方式是錯的‧‧‧

今天要跟老爸老弟和路人甲去騎車,目的地─你沒猜錯─又是石門水庫,同樣依照「好寶寶守則」要整理裝備、檢查煞車、把輪胎打飽氣。

這個是熊寶貝(KHS F20-T3)的打氣嘴,是「法式氣嘴」,高壓胎常使用這種氣嘴,而一般輪胎用的是「美式氣嘴」。熊寶貝的外胎建議胎壓是打到100psi.


我使用的打氣筒是GIYO兩用嘴可打高壓落地式打氣筒,因為包裝沒有使用說明,弄了老半天才知道要怎麼樣轉換美式和法式打氣嘴,要把打氣嘴打開把橡皮和活塞都給倒過來再裝回去才能打另一種氣嘴,這麼不專業的包裝讓我一直覺得它是一個爛打氣筒。

今天我照往常一樣接上氣嘴開始打氣,我壓、我壓、我壓壓壓,壓個四次左右,壓力上升到80psi時,就聽到「ㄉㄨㄞ」的一聲,像是彈簧彈開的聲音,接著指針掉到40psi左右,這個時候如果再打氣,會發現壓力錶上升得非常慢,像是根本沒有上升,直覺反應是"漏氣"了,我和平常一樣,罵了一聲「更!」,「又來了,這個爛打氣筒,打到80psi就給我跳針!」「這種爛設計的兩用氣嘴果然很爛!」「還好剛剛指針掉下來前有快速晃到100psi才掉到40psi。」「即使胎壓只有80psi應該還是夠用了吧?」我都這樣安慰自己。之前打氣都到這裡就當做打完了。今天則多了一個動作,用手壓壓輪胎,才發現「更!怎麼那麼軟!」,再回想以前曾經爬過的文,「那個ㄉㄨㄞ聲該不會就是傳說中的法式氣嘴活塞打開的聲音吧!」打開活塞才能把氣打進去輪胎裡......那我前幾次出遊不就是用40-60psi的胎壓在騎車......難怪騎起來感覺跟小黑馬差不多,平均速度也沒快多少......也好家在沒有因為胎壓不足而爆胎......真是一整個無言......好啦,我阿呆啦,我承認就是了......



我還一度以為打到80psi就跳針是因為胎壓表上的紅色箭頭的關係...

(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那個箭頭只是方便你站起來打氣的時後可以明顯的看到你想要打到的胎壓在哪裡)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爆胎了!‧‧‧

小黑馬溜溜車在累積了一千五百公里的經驗值後,終於爆胎了!我一直覺得「爆胎」很恐怖,因為「爆」這個字讓人有一種驚天動地的感覺,在一個巨大的聲響後天搖地動!不過,實際上並沒有那麼誇張。

今天跟黃同學有約,在出發前遵照「好寶寶守則」要檢查裝備、糧食和水是否足夠、煞車是否順暢、輪胎打氣至胎壓上限,結果幫小黑馬打氣時發現後輪胎壓只剩下20psi,前輪胎壓卻還有40psi,覺得不太對勁,把氣打飽至65psi後出去吃個早餐,半個小時後回來再量,只剩下40psi,很明顯的,輪胎破了,沒有「Boooooom」的聲音,但它就是破了,只好先騎熊寶貝出門,回來再好好修理修理你,嘿嘿。

....桃園市→八德→員樹林→石門水庫→幸福路線→龍珠灣→百吉隧道→大溪→HOME....
....里程數: 59.27km; 騎乘時間: 2:50:23; 平均時速: 20.87km/h; 最快時速: 57.11km/h....

回家後發現小黑馬的後輪稍微有點沒氣,用力壓下變成下面這個模樣


再接上打氣筒,發現胎壓剩下20 psi


爆胎這個事實是再確定不過了,就只好開始幹活了,參考資料: 「MTB登山車維修、保養、改裝」及網路上的諸多爬文。

準備工具: 補胎工具組、隨車工具組、打氣筒、臉盆。

先用挖胎棒把後輪的氣給洩掉


因為小黑馬(Giant FD17S)是單臂後叉,所以不用拆下後輪就可以拿下內胎,為了方便拿下內胎,要先把一側的後煞車皮給拆下。


再來用挖胎棒在氣嘴的對側把外胎的一邊挖出來,小黑馬的外胎不會很緊,用兩支挖胎棒就行了。


輕鬆拿下內胎,這時發現車車沒辦法站好,所以要把它倒過來擺才會穩。


我拿起內胎用耳朵想聽聽哪裡有漏氣聲卻怎麼也聽不到,只好使出必殺技,泡在裝水的臉盆裡,果然有一個地方有氣泡慢慢的冒出


把水擦掉一看,原來是個非常小的洞,不仔細看看不出來。


根據小洞與氣嘴的相對位置找到外胎裡面果然有一個傷痕


外胎外側也有相對的刮痕


呼,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頭了,原本想說會漏這麼慢,一定是個小洞,而想到小洞就讓我想到針孔,想到針孔我就想到診所,想到診所我就在想會不會得罪了哪個護士小姐,她趁機在我的後輪偷搓了一針報復。哈哈哈,真相大白啦,是我想太多了,哈哈哈。

把洞的邊邊用砂紙磨成粗糙面,抹上膠水,等半乾的時候貼上補胎片,把補胎片壓平,避免裡頭有小氣泡,就成了這副德行,很像從前的狗皮膏藥,


內胎打氣看還有沒有再漏,沒有的話就可以裝回去,從氣嘴開始放,再把外胎塞回去。打飽氣就大功告成了。

硬梆梆的,不像蒟蒻、香蕉那樣軟趴趴。


現在我可以說:
「補胎」,就~這麼‧簡~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