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跑步】暖東峽谷山徑越野跑挑戰賽 - 享受山林間奔馳的快感



每月一賽的我,這個月報名的是「暖東峽谷山徑越野跑挑戰賽」,我對暖暖這個聽起來親切卻又陌生的地方感到很好奇,趁這個機會好好一親芳澤。

比賽前幾天台灣正面臨一個號稱「本世紀最強」怪颱"天秤"的威脅,一度還以為比賽會延期,結果颱風偏向南方去,沒有登陸台灣,讓我們賺到了一個涼爽的比賽天氣。

這次比賽簡章的注意事項提到說建議穿著長袖長褲緊身衣、裝載補給品的背包、手套、以及"安全頭盔",還發e-mail告知毒蛇蜂群叮咬注意事項,甚至賽前幾天還提醒穿短褲的選手務必搭配長襪包覆小腿,非常的慎重其事。雖然感受到裡頭透露出一絲絲危險的氣息,但是已經是第二次參加越野賽的我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安全頭盔?沒戴(真的有人會戴嗎?),背包?也沒帶(上次內洞也是手上拿著水瓶跑完),手套?加減帶一下,至於長袖長褲緊身衣?剛好有藉口讓我敗家買壓縮長褲(開心)。鞋子則同樣是Brooks的Pure Cadence,繼續測試它在越野道路上的表現。



比賽在6:30分開始,出發後沒幾十公尺,在一個陡下坡後迴轉轉進山裡,開始了今天的山徑挑戰。

*from 官網

映入眼簾的畫面告訴我這就是傳說中的山徑,沒有過多人工開鑿的痕跡,沒有石階木棧道,而是靠一步一腳印給走出來。我懷疑只要幾天沒有人照著這條路線走,這條路線就會被樹木草叢給吞噬,消失不見。也正因為距離大自然如此的近,在移動的時候如果沒穿長袖長褲或長襪,手腳很容易被路旁的雜草給割得傷痕累累,還好我有乖乖穿長袖長褲。 :)

這次的路線是從暖東苗圃(海拔約55公尺)跑到五分山山頂(海拔約670公尺),從另一面下山後再跑回苗圃。全長15公里左右,爬升差不多600公尺(根據Garmin碼錶顯示,總爬升其實是925公尺),而爬坡集中在前面6公里,也就是說前面6公里的平均坡度是10%,大概是六倍長的桃園忠烈祠到虎頭山環保公園。聽起來似乎不難,但是路況真的很不好,這6公里可真是折騰人。

開賽前下了一場小雨,路面濕滑,不時有人滑倒跌跤,我也貢獻了一兩次。於是有人喊著「不要走中間,走兩邊比較好走」,的確,兩邊還長著一些抓牢地面的草可以踩,也有樹木可供攀扶(手套在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但是連續爬坡還是讓人喘不過氣來。一開始碰到爬坡間的小段平路小下坡,體力充沛的我還會跑動起來。在林間穿梭的感覺很棒,偶爾碰到地面一些像是藤蔓石頭樹枝之類的小障礙物,凌空飛躍它們的感覺像是自己化身成賽德克巴萊裡頭的賽德克族一樣,好想放聲狂嘯~。但是隨著里程的增加,開始有人負荷不了落下陣來,隊伍也就變得越來越稀疏,加上樹林很茂密的關係,常常一轉個彎就看不見前面的人,這種感覺有點恐怖,萬一我在這時候從坡上滾了下去,應該是不會有人注意到。賽後有人抱怨因為山徑很窄,後段出發的人光排隊塞車就花了一兩個小時,而我因為出發位置較前面,沒碰到堵人的問題。換個角度想,塞車堵人其實還比較安全,不是嗎?建議往後可以採用像是內洞林道山徑越野賽兩人一組的方式,彼此有個照應比較放心。



*from Panoramio網路相簿

其中有一段稜線的視野很不錯,而我在這邊一個踩空差點滾下去,還好有驚無險,好理家在。



越接近五分山,陡坡段越來越多,雙腿的肌力也越來越差,我腰彎得越來越低,手垂得快碰到地面,加上走起來搖搖晃晃,剎時覺得自己好像猩猩。確實還蠻像猴子的,手腳並用的我在竹林間穿梭時拉著旁邊的竹子樹枝來變換方向,像是長臂猿在森林中盪來盪去。 :)

*from Panoramio網路相簿

最後,在連續的爬繩子-簡直像是爬繩子地獄-後,來到了五分山頂。照片是下山的階梯,可以看到階梯幾乎要淹沒在草叢間,充滿了原始的感覺。潮濕的石階讓人不敢加速衝刺,只能小心翼翼的一階一階踏著,我忍不住抱怨『好不容易爬升的高度就這樣還了回去,也沒有比較輕鬆...。』。接著到第二補給點前還有一段山徑,讓我深刻體會到「上山容易下山難」,要慢慢的把重量往下移動,不然可是會滾下山。我,在這裡又摔了一跤。 XD

第二補給點後終於是愉快的柏油路,我用有氧的速度慢慢跑回終點,完賽時有種死裡逃生的快感。








托先出發的福,我這次的排名難得這麼前面,分組排名16/293(5.46%),總排名41/742(5.5%)。

山徑越野賽似乎有些危險,但是如果問我下次還要不要參加?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越野賽超棒的啦~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鞋測】Brooks Pure Cadence (續) - 兩個月後...

由於天氣太熱,參加路跑對於我這個怕熱的汗人來說是一種痛苦的折磨,所以我挑「越野路跑賽」來活動活動身子,並順便做鞋子的測試。這個月我報名了兩場比賽,一場是「內洞林道山徑越野賽」、另一場則是,你知道的,悲慘的「陽明山越野路跑」‧‧‧。



「內洞林道山徑越野賽」是名符其實的越野賽,跑的路線是山間的林道,那佈滿碎石子的道路參雜著野草,有些樹蔭遮蔽曬不到太陽的地方還有青苔附著在石頭上,而且因為前幾天下了幾場雨,泥巴水窪也不時可見。越野賽就是這麼有趣。



一場跑下來,鞋子難免的變成了這副德性... ^_^  在這樣的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跑,這雙Pure Cadence盡責的把不平路面的小震動給吸收,減輕腳踝及小腿肌肉的負擔;這雙鞋的抓地力也還不錯,整路的踩踏都蠻紮實不會有打滑的感覺;另外,踩進水坑整隻鞋子浸水後也沒有腳在鞋子裡滑動的情形發生,如果有,會很容易磨出水泡。

至於「陽明山越野路跑」,雖然名字叫越野路跑,但跑的路面其實大部分是柏油路面,跟一般路跑差不多。這雙鞋給我的感覺就是「可靠」,不用擔心磨出水泡、不用擔心腳掌會有什麼不適、只要專心調整呼吸、控制運動強度、注意週遭狀況、不要忘了補給...。就是這樣的感覺。






兩個月了,目前累積的里程數為331.2公里,其中200.9公里為路跑,130.3公里是在跑步機上進行。雖然我沒有小心的呵護它,即使是泥濘路面也照踩不誤,頂多在跑完步時用水沖一沖鞋面,但是它外觀看起來還是一樣亮眼。





至於鞋底的部分,比起右腳,我左腳有點笨拙不靈活,所以左腳後外側的磨損比較嚴重一些。



前足底,則是幾乎沒有磨損。

我感覺鞋底用的材質在前足和鞋跟似乎是一樣的材質,在鞋跟外側沒有特別使用更抗磨的材質,才會有鞋跟磨損而前足幾乎沒磨損的情形發生。然而鞋跟的磨損程度比起我使用過它牌的鞋子來說,倒也不會比較嚴重。



以上就是穿著兩個月的使用情形,再一個月又會是如何呢?累積多少里程才會把鞋底磨掉呢? 讓我們繼續‧穿‧下‧去。 : )


相關連結:
Brooks Pure Cadence - 充滿科技味的簡約慢跑鞋

BROOKS官網:www.brooks-running.com.tw
BROOKS無名:http://www.wretch.cc/blog/runnerbrooks
BROOKS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rooksrunning.tw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陽明山越野路跑-屎料未及的結果

前一天因應隔天的早起我吞了顆安眠藥後沉沉睡去,凌晨三點起床覺得精神奕奕一點都不會想賴床,這似乎是個好的開始。接著我開車到台北車站搭乘接駁車,一坐上接駁車沒多久悲劇就這麼發生了...。前一天晚餐吃的地獄辣辣椒炒肉絲大軍在這個時候殺到了乙狀結腸和直腸這,敲鑼打鼓殺聲震天的直往肛門叩關。開玩笑,要是讓他們出了關還得了,於是我握緊拳頭,閉氣將氣沉於丹田,用力收縮臀部肌肉以緊閉肛門,雖然挺住了沒有被破關,但他們的衝撞力道之大,每次衝撞都讓我的心揪成一團,直冒冷汗。無情的攻勢一波接著一波,這三十分鐘的車程像度秒如年般的煎熬,看著路邊的便利商店和麥當勞,我很想衝到前頭叫司機放我下車,賞我一個痛快。『你忍得住的,你忍得住的‧‧‧』我只能這樣催眠自己。好不容易到了中山樓,『終於解脫了!』我想。但是!下了車我傻眼了,會場已經滿滿的都是人,我用不知是淚水還是閉氣導致缺氧的矇矓視線搜尋著便所的所在,然後步履蹣跚的走去。天啊,一、二、三、四‧‧‧,前面至少還有九個人在排隊,而且其中還有四個女生‧‧‧,『我的一世英名(?)就要在此毀滅了』,邊跺步邊咬緊牙關用力忍住便意的我始終拉不下臉走到前面懇求別人讓我先上,於是又是個度秒如年的二十分鐘才終於輪到了我。關上門後我什麼神佛都謝了一遍,並自嘲地想『連這我也忍得住,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難倒我了!』哈。


解放完我的心才真正回到這場比賽。這場陽明山越野路跑是夏天舉辦的少數路跑賽之一,原本不打算在炎熱的夏天再參加比賽的我是衝著"越野"這兩個字而且又只有半程馬拉松才報名的,它的路線是從陽明山中山堂出發,經過小油坑後會繞進一個軍事管制區,約五公里的距離到折返點後再回到起點。這比賽的賣點在於後面這段軍事管制區,平常是不許進入的,而這段風景非常的優,想知道有多美嗎?請看:





哈哈,這是用Google Earth模擬的圖,因為軍事管制區是不准拍照的,想知道倒底有多美就請自己報名來跑一趟吧。




比賽在六點鐘於現場濃濃的硫磺味下準時開始,我大概晚了兩分多鐘出發,出發後就是連綿不斷的爬坡,我保持適當的強度來跑,沿路超過了一些人,所以當時我認為自己這樣的速度應該不會太慢,就這樣,過了小油坑緊接著一個下坡後就要左轉進入今天的重頭戲-軍事管制區,基本上也還是爬坡,只是路從大馬路變成了產業道路,雖然以前沒有跑過也沒有GPS錶來了解自己目前的里程,但是看到對向回來的選手從稀稀攘攘變成了車水馬龍,我大概知道自己目前的排名位置不會太好看,到折返點的時間是1小時11分,我心裡盤算著如果回程下坡能維持12km/h左右,還可以在2小時左右回到終點,奇怪的是我下坡速度始終拉不起來,不是腳酸,而是一快就會覺得有點喘覺得不舒服,途中還被幾個一身普通穿著的女生給超車,有點丟臉。 : (








最後回到終點的大會成績是2:12:39,晶片時間是2:09:52,總排名515/2574 (20%),分組排名216/1026 (21%)。全程均速不到10km/h,說也奇怪,雖然我沒有認真準備比賽,也有心理準備成績不會太好看,但是看到這樣的均速卻還是覺得有些沮喪,至少也要10吧!我覺得自己也許有些微的強迫症傾向,總是喜歡抓整數,不到10真的讓我渾身不對勁。怎麼辦?只好安慰自己看看總排名,還有前20%,算是80分,看到80這個比較好看些的數字情緒才平復了一些,哈。


去程爬坡的均速是8.8km/h,回程下坡的均速則只剩下10.8km/h,兩個數字都不讓人滿意,平常訓練明明沒這麼慢啊。但也說不上來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訓練量不足?體重過重?忍便耗損大量能量(誤)?目前確定的是當時有中暑的情形,賽後還是不舒服;而且脫水蠻嚴重的,賽後補了兩千毫升的水,結果小便還是深黃色。隔天雙腳肌肉都沒有酸痛不良於行,看來原因也不是肌耐力不足。


這始(屎)料未及的結果,又激起了我對自己身體的興趣,設定操作變因和控制變因後,繼續拿自己作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