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魔術方塊」是一生要學會的技能之一, 跟吹口哨、嚼泡泡糖吹泡泡、玩溜溜球、玩圈叉棋一樣... 而既然學會了,不妨再加把勁,把目標放在30秒內。這樣,帥氣得多。 :)
再一個月,我的魔術方塊資歷就滿一年了(95/7/22),雖然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沒有認真的碰方塊,但是魔術方塊著實曾讓我瘋狂著迷過,就在這即將屆滿一年之際,為這半年的魔術方塊瘋做個回顧──
在以前,我一直認為魔術方塊是個神祕的玩意─擁有這麼多的排列組合
方式,怎麼可能給一個正常的人類給解出來!曾經試著要記住每個小方塊因應各種轉動的移動方式,但是沒幾步就眼花放棄了。所以,當時最普遍流行的解法是「撕貼紙重貼」。哈!魔術方塊真的讓人望之卻步。
去年, 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台灣舉辦了魔術方塊大賽,讓我回憶起從前那個自己無法超越的難題,於是上網頁搜尋解法,就這樣,掉進了魔術方塊的這個無盡的打亂還原、打亂再還原的輪迴裡。
起先,能還原方塊就讓我興奮了很久,可是這並不能滿足我,接下來,開始想知道自己能用多快的速度解出方塊,想知道自己的手有多巧、 眼手的協調度如何、記憶力還好不好,全力投入速解方塊 (Speedcubing) 這個領域中。
書局方塊很快的陣亡了(真的是陣亡了,整個崩解),於是在網路上購買了官方非組裝方塊,要價七百五十大洋,也因為剛入門,覺得網購貼紙很麻煩,自己用診所騙小孩貼紙貼出了一個「神奇寶貝閃亮亮雷射魔術方塊」。
還是買貼紙吧‧‧‧
玩了一陣子,因為速度上不去,開始牽拖方塊,洗方塊和上車窗潤滑劑這兩個動作不知道做了幾次,甚至還去買砂紙來打磨,後來看到PTT魔術方塊板上的強者們幾乎都是使用"小黑" (官方出的DIY組裝方塊),又再敗了一顆小黑,這一敗很值得,小黑真的是好物,經過調校後,轉起來不需要施太大的力氣,就這樣,它陪我從29秒到21秒。
解法方面,新手當然是從一層一層解(Layer By Layer, LBL)開始,搭配六步法、轉角、換角、換邊公式。簡單的說,就是記住五個公式(再加上鏡向公式共九個)就可以把方塊解出來;為了想要更快,我接著開始學習二步完成頂面 法(Orientation of Last Layer, OLL);不行不行,這樣還不夠快,聽說有一種解法叫Fridrich Method,一個外國女教授發明的解法,是魔術方塊史上最重大的突破,目前的記錄保持人絕大部份都是用這個方法。這個解法要記一百多個公式,憑著想變快的執著還是把它們都給記了下來。
可是轉著轉著又碰到了瓶頸,看過許老師的網頁,才知道有種東西叫「手順」,就是順手的意思,轉的步數少不一定快,順手才是王道,改了手順之後,速度也有所提升。
最後的修行就是把cross改為D-cross,可以先看到第一組F2L,也少了從頂十字翻轉方塊的時間。F2L的串連也是很重要,套一句鄭咩(台灣魔術方塊達人)的一句聽起來很有哲理的名言 "轉得慢才會快",轉得慢可以找得到下一組F2L,省下找的時間整個才會快。(這一段看不懂是正常的,想了解嗎?想學嗎?我教你啊!)
我的魔術方塊紀錄
「要跟方塊做好朋友!」日本熱血漫畫都會有類似的台詞,這段熱血的日子裡,我跟我的好朋友也是一起出門一起睡覺。
角板山公園
向陽農場
內灣
但是還是覺得怪怪的,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這種違和感來自於廣闊的戶外空間中那個低頭專注兩手間的我。
有一天,我醒來發現自己手中還握著方塊,驚覺自己怎麼成了方塊的奴隸,為了追求那一兩秒鐘的差距這樣燃燒自己的生命。於是,我放下了方塊,投向了大自然的懷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